作者/gumo

「日本沈沒」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由SMAP的草彅剛和人氣女星柴崎幸主演。

劇情描述日本列島因地殼變動而引爆火山,導致連串大型地震,科學家發現,太平洋板塊的連鎖擠壓效應,將使日本於一年內沈沒海底。草彅剛、柴崎幸就飾演一對因為救災而相遇相愛,由小愛再發揚成大愛,捨私情而就大義的苦命情侶。我把它歸類為文藝愛國災難片。

戲裡面的八級地震,以及海嘯場景,動畫效果很擬真震撼,有身歷其境的感覺,是個不錯的視覺經驗。再來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就是日本人,和這部電影所要傳達的意識型態。面對國難,他們的首相為了讓孫女可以有長治久安的未來,並不是自私的把家人送出國去解決問題,而是選擇在各國間協調奔走,希望日本難民可以有更多的去處可以棲身,且這個角色,也很早就率先罹難。他們的官員和記者,在宣布災難訊息的切入點,和新聞播報態度,也很四平八穩,不會加油添醋的唯恐天下不亂,在人民憂懼和慌張的心裡另外添亂。

大約是民俗性使然,大難臨頭,日本人民的秩序還可以維持相當的水準,這跟我們很容易自亂陣腳的情形,倒是差別很大。大官沒落跑,留在本島的民眾,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有的照顧遺孤,有的負責地震救難,權高位重的,則在為了避免國土沈沒,而想方設法。雖然現實生活不一定是這樣,但是他們在大眾媒體,例如電影上的意識型態傳銷,無疑是很成�\的。記得當年阪神地震的新聞畫面,那些災民的確是井然有序的在接受安排和救助。是上行下效的潛移默化?還是規律服從的教育成�\?雖然不太確定,但混亂場面下,穩定的情緒或行為,絕對是扶正現狀的條件。他們就藉著電影,用非教條類方式,簡單的傳達並且成�\置入。

還有一個很有趣的點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危險管理大臣詢問地震學者專家,如何才能讓日本免於沈沒的命運,他給的方法,簡單說,就是斷尾求生。在國土中央定點線上,等距炸開一線,基於那個什麼什麼原理,就可以有效阻止火山噴發和地層滑動,然後就是如何想辦法去執行。這招跟截肢不是很像嗎?為了顧全大局,就得作出適度的犧牲,把傷害降到最低。而且就算是犧牲,還要夠專業的人,在有限的時間內作出有效的執行才行。過於鄉愿或者猶疑拖延,就只是徒增浪費。這個救國方式,倒是很適合用在很多地方。

另,我終於看到放電機柴崎幸的演出了,可惜沒被電到。大眼美女不是我欣賞的類型,在此又得一明證,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chang04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