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孆聹~鯨魚



按照慣例,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為自己好好做一頓飯。

今天很早起,想了半天,該吃什麼呢?最後決定做京醬肉絲。

老實說,我從來沒做京醬肉絲,也不知道為什麼想做這道菜,雖然常在外面餐館吃,真的沒做過。倒是十多年前,吃過室友滋懿做過的,味道頗好,記憶深刻。

我家是典型的高雄台灣家庭,爸媽做的菜,幾乎都是簡單快炒或簡單燉煮類的台灣食物;高雄靠海,海鮮新鮮,任何海鮮的做法也非常簡單,不是清蒸、香煎,就是煮湯,非常明快,連糖醋魚或紅燒魚,都不曾在我家餐桌見過。

各式外省菜餚,更罕見會出現在我老家餐桌上,除非是外賣買回來的,而餐桌上的菜,也看不見任何辣椒影子,我們家除了我,都不吃麻、不吃辣。哈。

我是因為太早離家,很多口味慢慢有了變化,因此和家人很不同。

不,正確說,我從小和家人口味就差異,因為我的家人都超愛海鮮,我小時候卻幾乎不敢吃,一聞到魚腥味,或說海洋的味道就快昏倒。也曾因為不吃魚,被爸爸拿皮帶狠狠鞭打,最後我忍耐吃了幾口,立刻到廁所去吐……小時候,我無法諒解這件事;長大後,慢慢體會,當年爸爸可能認為小孩搞怪,故意不吃吧。

問題是,直到我過了25歲,爸媽幫我過生日,我的生日總是剛好碰到農曆年,一家人都興高采烈約在旗津魚市場吃海鮮慶祝我生日,我不好意思拂逆大家的好意,而且他們真的喜歡吃海鮮……我配合了三年,前兩年都吃蛋炒飯,他們吃得開開心心,也沒發現,我那種努力止住反胃的痛楚,第三年,終於不行。

魚市場的熱炒海鮮,當然新鮮,重點是,隨著海風輕拂,我同時會敏感地聞到某些魚死去或腐敗的味道,我無法假裝沒有聞到,我的嗅覺過度敏感。

30歲那一年,媽媽來台北看我,帶了幾包元本山海苔送我,讓我當零食,半夜不要餓到。

「媽,我不吃海苔。」我嘆口氣說。
「海苔很好吃啊,妳吃吃看。」媽媽不理解。
「媽,我從小就不吃海苔。」
「真的嗎?」
「對,我超害怕海苔的味道。」
「為什麼?」

最後,我決心認真和媽媽攤牌關於海鮮問題。

媽媽聽了半天,咬著海苔,想了很久,突然恍然大悟,下了一個結論:「搞半天,我懷妳的時候不能吃海鮮,一吃就吐,原來是妳的關係;懷妳弟弟們,都不會這樣,只有妳害我每天只能吃豆腐青菜之類的食物。」

這,這,這,這結論……哈哈哈哈哈。

我媽總記得我喜歡吃的食物,永遠忘記我厭惡的食物;或許正如同她總是記得我的好,原諒我的壞。天下的媽媽,常常是這樣吧。

多年前因緣際會認識一票演員朋友,張世大喇喇說:「水瓶,妳這樣不行,不吃海鮮,我們大家怎麼交朋友?」哈哈,對呢,朋友也常因飲食結合。

飲食,確實是社交的一種禮儀。

於是,這些年,我慢慢練習吃海鮮、也做海鮮料理,體會海鮮美味,和以前比較,寬容度大多了,偶爾也可以和家人去餐廳吃海鮮。魚市場?哦,恐怕還不行,除非當天風大,颳去那些濃重的魚腥味,哈。

講了海鮮一堆瑣事,事實上和標題一點關係都沒有,呵,完全為了取悅朋友,別說我貼做菜照片,害你們半夜肚子餓,我可是還是講了點小故事呢:)



好,這是我今天的午餐套餐,真的和高麗菜有關。

我做了一個高麗菜飯,但不是台式那種先炒過、有蝦米的;我的很健康,把高麗菜葉和一點點紅蘿蔔絲直接丟在電子鍋,做的高麗菜飯;然後,這個炒蛋,是高麗菜乾炒蛋,並做了一個京醬肉絲,第一次做,很用功,味道不錯。

豐美一餐,吃得太飽;按照慣例,又必須call朋友,來幫我消化剩下的,哈哈。不過挺幸運,朋友公司離我家不遠,下班後剛好過來用餐。

那是因為朋友今天剛好沒加班,看來,這樣互不麻煩、剛好順便的朋友,我必須多蒐集幾個,免得單一朋友負擔太大,吃飯很好,千萬不能有壓力,呵:)



京醬肉絲,很通俗的菜,都查得到,就不寫食譜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annchang04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