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多重性格與右耳洞

在美國的精神科權威裡,試圖以「童話」和「夢境」,來剖析精神病患者的思考模式及患病歷史。這本書,書名是《童話治療》。

我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和《仙度瑞拉》(Cinderella;灰姑娘)。投射到自己身上,無非是在絕望中渴望「愛」罷了。

我極度缺乏「愛」,從小到大,縱使歷經大大小小無數次的失敗經驗裡,我仍懷抱著無限希望,要尋找「愛」。

我知道很難。

因為她根本不存在於任何的狀態,即使從我身旁經過,我也會毫無察覺的讓她悄悄溜走。該說是個絕緣體吧。

對,「愛的絕緣體」。

傍晚,我站在一個不算小的十字路口,眼神放空的凝視前方,有種走不下去的失落感,很大。很大。夾菸的手,忘了將他放進嘴裡,直到他燃到手指,才下意識地將菸蒂彈掉。我已經近十天沒有服那顆抑制我自殘的藥了,主治醫生下週才會回來,我想跟他聊聊我的病情,不想只是回診拿藥,但我不知道,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其實拿不拿藥是其次,我想和他說說話、聊一聊倒是真的。

Radiohead詭譎多元的音樂型態,很適合現在的我。百聽不厭。

小火柴化身一根根的香菸,我點燃著一根菸,試圖找尋那微弱光芒裡,是否有「愛」的存在?一口接一口的吞吐中,只有不斷燃燒的尼古丁和焦油而已。而那些希望,只不過是童話。是虛構出來的童話。和「愛」一樣,只是人透過想像虛構出來的。

而我,一直在以「愛」為名的迷宮裡,摸索著,試圖尋找,那,出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chang04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