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來愛情‧左耳洞

Every kind action has a not-so-kind reaction.

愛情,免不了爭執。要結束爭執,就得要有一方願意低頭說:是我的錯。本來這一低頭,是想結束紛爭的,怎知結果和預期往往有些出入,而且出入挺大。

「是我的錯。」
「你這道歉來的太晚了!我已經不打算原諒你。」如果早知道對方會這麼說,你肯定不用這樣熱臉貼他冷屁股。不過有屁股可以貼還不錯,就怕連個屁股都沒有。

「是我的錯。」
「廢話!不是你的錯,難道還是我的錯啊!」你雖然低聲下氣了,但對方這回答�\明讓你下不了台。下不了台算是很含蓄的說法,有時連台子都讓對方給拆了。

「是我的錯。」
「少來這一套,你這道歉根本誠意不足、語氣欠佳。」聽他這一說,你差點沒膝�\著地,難道道歉還要跪他、求他不成?

經歷了這一遭,我們尤其搞不太懂,明明是真心誠意地去道歉,而且還假裝是自己錯了,本身我們就是萬般無奈,怎知對方給的回應,讓我們的萬般無奈變成萬般加一的無奈。

Murphy's love laws的第八法則說:善意舉動並不代表會有善意回應。(Every kind action has a not-so-kind reaction.)。就這法則我們仔細思考,善意的舉動可以說是一種慈悲(kind),但為什麼慈悲的舉動竟然無法得到慈悲的回應,甚至有時還落到可悲的回應。

慈悲為懷,乃佛家思想。

既然是講究六大皆空的佛家思想,那當然慈悲為懷對於愛情肯定不怎麼受用。佛家人哪來愛情,佛家的愛是大愛啊!大愛啊!愛情哪來大愛呀?愛情是小愛啊!愛情一變成大愛就不得了了。

再回想一下關於我們曾經的慈悲橋段:譬如,為對方準備晚�\,對方不吃就算了,甚至吃了還嫌這晚�\熱量太高、太甜太鹹的;又譬如,欣欣喜喜穿了一身漂亮和情人約會,情人卻連一句讚美也沒有,而且令人洩氣的是,情人不是沒看到,而是看見了卻沒發覺,甚至是發覺了卻毫無感覺。

再說叫床這件事(筆者叫床的意思是:叫情人起床),提早叫床,情人說會不會太早了點。想讓情人多睡一點,遲點叫床,卻被罵到臭頭。最後學乖了,算好秒數打電話過去,準時叫床,電話那頭先傳來個哈欠,然後說想多瞇一下。

這很奇怪,我們開始疑惑:為什麼明明是他要考試、他要開會、他要起床,但早早起的總不是他。早知道善意舉動並不代表會有善意回應,那對情人又何必太慈悲。

情人本該好好對待,對情人善意,都不一定會得到善意的回應了,那不對情人善意,肯定一定不會得到善意回應。這道理和努力不一定會成�\,但不努力肯定不會成�\一樣。(拜託!不要吐我草!跟我說誰誰誰不努力,照樣很成�\。)

所以說心態要改變成:自己儘量釋出善意給對方,但千萬別奢望對方也會用同等善意回應。這思想說白一點就是,歡喜做,甘願受。又來一句佛家思想。

佛家思想果然博大精深,而且面面俱到。

不過勸善規勸善,歡不歡喜是很主觀的,甘不甘願這事也不是誰說了就算。不過這極有佛家思想的第八法則,倒是點出了超出愛情層面的普世道理。

省人也需自省。或�\,我們對於善意舉動,也沒有足夠的善意回應。所以,這樣的情況回報在我們自己身上。

慈悲為懷,正中下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chang04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