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駱小紅

所以,在台灣,不止女生唸到研究所還住在家裡被保護,男人連出社會也在家當宅男的,不也大有人在?

文章中說,『這些女生至少要到24歲上班才會夢醒痊癒』,我很懷疑,出社會還不自己洗衣煮飯、不幫媽媽打理家裡的男人們,在網路上批評現代女生如何罹患公主病時,有沒想過是不是很多男人也一樣得了王子病?

或是骨子裡幻想自己可以像「電車男」一樣,遇上愛馬仕小姐,發現你的內涵、好讓你從宅男變身「駙馬」?這樣的男人,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稱他們為「駙馬病」呢?好歹電車男為了配得上愛馬仕小姐,人家也做了很多的努力跟改變,而不是一輩子待在電腦前面靠別人幫忙,然後希望愛馬仕小姐會取代媽媽的位置來照顧他的後半生。

其實我贊同作者說的『亞洲地區其實提供不少公主病的誘因,台灣男性沙文主義嚴重,男人比較喜歡楚楚可憐的女性,不像國外男性喜歡聰明獨立的女人。』也就是說,台灣女生之所以跑出那麼多假公主,其實是男人的期望造成的?

『公主病患者認不清現實,容易被騙,若遇到壞男人,會死的很慘。』我在想男人如果不認清現實,早晚遇到惡女,一樣死得很慘。所以「王子跟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種結局,只有小說跟童話裡才有了,現實世界中的我們,平凡普通的我們,真該清醒點,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過著人云亦云的生活?

在看「公主病」那篇文章時,見到「瑪莉皇后」的例子。如果瑪莉皇后可以像「奧斯卡」(凡爾賽玫瑰的帥氣女主角)那樣,真正見過民間疾苦,或�\她的公主病也會痊癒也未可知?(不過那只是漫畫啦=.=)

至少瑪莉皇后不慎踩了斷頭台劊子手一腳,還會向他說「對不起」。她是真正有修養有內涵的公主,只是缺乏老百姓的生活感,才會講出「沒麵包吃怎不吃蛋糕」這種蠢話;人家是貨真價值的真公主,而不是後天「故意」得了公主病的假公主啊。

想通這些道理之後,我就突然明白了何以我後來會希望自己變成「女王」。女王之所以是女王,是因為她自己,而不是因為另一個男人(那要稱為皇后)。但如果妳想成為女王,至少要學會第一步,不要「依賴」任何人,像是父母的財產或權勢,因為英國歷史上多的是坐沒幾天王位就被拉下台砍頭的倒霉女王。

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唯有努力,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目標,學會認清現實,才能真正把「做人」這門課題修好,不是嗎?連人都做不好,還談什麼當王子做公主?


註:本篇文章部份文字(以『』標示者)引用自轉載於網路上的,蘋果日報記者史倩玲訪問網路博客少正卯關於公主症候群的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chang04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