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奉主,我們才能在天堂重逢。

孟克在油畫布前陷入沈思。
他正在畫一個躺在病床的婦人。他不禁陷入了記憶的桎梏與煎熬。時光是黑暗的,不論消逝多久。

他記得那個畫面,母親凹陷在床褥上。母親把他和姊姊叫到床畔,語氣像是用盡了全身力氣似地說:「我將離開你們了,也不得不離開你們了。」

母親微微轉頭地問孟克:「你和姊姊會不會感到傷心?」

孟克和姊姊只是低頭,不明白母親為何要這樣說,他不懂為何母親要說她不得不離開了?
接著母親還要他們對她發誓。

她說:「你們必須虔誠地善待耶穌,因為只有這樣,你們以後才能與我在天堂相逢。」……他和姊姊雖不甚完全明白母親說的話意,但卻是極度地悲傷恐懼,他和姊姊兩個人不停地抽泣,之後便是嚎啕大哭……

他還記得那個充滿死氣沈沈的房間,燭火像是吸進了所有空氣似的不斷往上竄燒,感覺很黑。雙人床上躺著媽媽,略暗的輪廓顯得有氣無力,母親對他們緩緩低訴侍奉耶穌與天堂相見之語。逐漸地,他受氣氛感染,接著慢慢地似乎知道再也見不到她了,於是嚎啕大哭起來。

七歲那年,孟克躺在地上。他拿起煤渣炭和紙,畫著一個盲人。小孟克畫完後,感到十分快樂,他知道自己喜歡塗鴉,他任憑記憶流蕩,思念著在天堂的母親。

那是肺結核致命的年代,肺結核讓整個時代都染上了如窗外的蒼白,仕女們都病懨懨氣喘喘的,微帶輕咳的讓人憐惜。

肺結核,彼時是世界性的疾病,

一八六九年母親留下要他們終生侍奉耶穌的話後離開了人間,那年他六歲。一八七七年,那個和他一起跪在母親床沿聆聽遺言的姊姊蘇菲亞也因肺結核病逝了,自幼和姊姊感情親密友好的孟克悲傷不已。

他深切記得那天,黃昏很快就降下了。姊姊躺在床上,臉泛紅,發著熱燒。她的那雙眼睛卻十分晶亮,不安地環視著房間,接著眼神落在他身上。

「你能不能把這個東西拿開?它令我太痛苦了,你能答應嗎?」姊姊說。
他悲傷不語。

「會的,對不對,我相信你會答應我的。你看見那顆頭嗎?……那是死神……」吐出死神字眼後,姊姊的眼睛從晶亮轉成通紅,少年孟克感覺死神的腳步聲伴隨著鎖鍊聲似乎慢慢地踏步而來,房間籠罩陰影,燭火油燈快燃盡了,他知道姊姊眼中嘴裡所說的「那個死神就要來了!」

死神終究會來是這樣的確定無疑,但卻又是那樣地神秘至無可理解。

姊姊沒有像母親那樣堅信耶穌基督,孟克非常憂懼姊姊是否和母親在天堂得以重逢?雖然從小父母親就告知他們一生都要堅信上帝,上帝會幫助他們克服所面臨的困難。

這年他十四歲,最愛的母親與姊姊雙雙離開,他自己也多病瘦弱。於是他對於生死愈發像他最喜歡的顏料般可以如實去感受了,自此他一生都帶著某種奇特的病態,還不時會產生一種悔恨絕望瘋狂的混雜心理。

沒有人會忽略對於藝術家至為重要的童年,童年似乎是個解碼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chang04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