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孆聹~鯨魚

「海鮮直接用火烤是最美味的。

 尤其是貝類,一遇到火,裡面的海洋精華濃縮體液就凝成湯汁,滲出香味。

 放在火爐上鐵網上烤香的蚵蜊喀喀地抽動,受不了後只好啪地應聲打開。這時刻不容緩,得趕緊
 淋上一點醬油,直接在殼中充分拌勻湯汁和醬油。

 這時候會有一股難以形容的海潮香味撲鼻而來。在醬油乾燒之前,得迅速離火,待蚵蜊肉適度吸
 入冒著泡泡的湯之後,就以筷子剔下挾入口中。臼齒一嚼香Q帶勁的蚵蜊肉,熱騰騰的湯汁瞬間
 在口中融化……」


看到這麼美妙誘人的文字,想必你和我一樣,口水都流下來了。

這段文字出自平安壽子的小說《調味戀愛》中的〈野蠻人的食慾〉,因為說的是美食和愛情的關係,這本小說因此高居「我的平安壽子小說排行榜」第一名。

前些日子,和朋友去了一家類似日式居酒屋和台式美食混合的小店,這家小店最有名的是新鮮烤魚。我意外看到櫃台有一大盆正在吐沙、異常肥美的蚵蜊,腦中獸慾即刻湧起那段甘美飢渴的形容詞,迫不及待點了蚵蜊。

「這時候會有一股難以形容的海潮香味撲鼻而來……」確實,只是我一時昏頭被平安壽子的文字引誘,完全忘了我根本無法忍受海潮味道啊,結果只吃一口,就吐在紙巾上,再也沒碰過那只蚵蜊。



而好笑的是,我這個行為同樣發生在《調味戀愛》中另一篇小說〈我不喜歡哭泣〉那個痛恨洋蔥的女人吃到洋蔥的當下動作,哈哈哈。

「我就是討厭洋蔥,怎樣!不是挑食的問題,而是身體自然而然產生排斥反應。」小說中女主角是這麼說,海潮的味道,對我大抵也是這個意思。

回家後,我又重新複習《調味戀愛》,我不得不承認平安壽子描繪美食的功力出神入化,事實上,認真檢視一下這本書中六個短篇小說的食物:烤蚵蜊、馬鈴薯沙拉、乾炸洋蔥酥、咖哩烏龍麵、奶油飯和梅醋飯糰,實在都不算是什麼太厲害的美食,真正美味的是因為食物而牽引出來人和人某種偏執情感。

我真是太入戲了,才會想去吃什麼有海潮香味的蚵蜊,呆子。

我明明就像書中那個對洋蔥敏感的女人,對單純蚵蜊是無法接受的,我只能吃有大量薑絲去腥的蚵蜊湯、以及加了大量辣椒大蒜快炒的蚵蜊,或重口味泰式酸辣湯裡的蚵蜊。

說起來,還真像是某一種戀愛態度啊。

某一種男人根本不適合我,我卻老是會喜歡上這一種男人,交往後才發現:「哎呀,他是沒有加香料的蚵蜊。」「他是太多香料的牛肉。」

雖然大家都說:「喜歡一個人,就應該喜歡他的本質。」倘若大男人、自私或軟弱,是他們的本質,那麼,我可能無法同意這句話,我只能接受調過味的戀人。話說回來,許多饕客都講究吃美食該吃原味,但,有些食材可能需要香料提味,才能讓食材更加美味呢。

食物和享受者的關係,吃與被吃,也是一種戀愛,一種互動,一種相互調整。

平安壽子《調味戀愛》這本書精準又輕鬆地把這樣的男女情感細節,調味成非常美味並容易入口的佳餚。

只是,下次我會記住,小說是小說,美食是美食,戀愛是戀愛,哎喲,我可別再搞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chang04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